10月19日,由百思特管理咨询集团主办的“2023年第六届百思特中国企业变革峰会”(简称BCTC)于深圳圆满落幕。
圆桌对话环节,由百思特集团总裁陈浩担任主持人,参与嘉宾分别为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、海外经营总部总监徐明;深圳顺络电子副总裁、联合创始人李宇;极视角科技创始人陈振杰;百思特集团副总裁、IBM驻华为全球变革第一任项目经理、前华为全球业务变革副总裁Joseph Smith,以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》为主题,展开了热烈讨论。
以下内容为圆桌对话实录。(部分内容有删减)
内容概览
○ 回顾2023
○ 李宇:我们要做自己的创新
○ 陈振杰:创造阶段,AI正在带来变化
○ 徐明: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人
○ Joseph Smith:要用好管理咨询公司
一、回顾2023
陈浩:很高兴能邀请到不同领域的先行者参加到这次的峰会交流。我先来提一个简单的问题,请大家简单讲一讲对2023年的感受。
Joseph Smith: 我认为最近最大的变化,至少对华为来说,应该是地缘政治问题。不仅仅是对华为,对许多其他中国公司来说,地缘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。因此我对中国企业的建议是去真正评估你的供应链,我不认为这个风险会下降。在未来发展中大家都要关注到这个方面的问题。
陈振杰:我认为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。过去几年可能只是利用深度学习来做基础模型与算法,但最后离最终商用、技术天花板还是有一定距离。但从今年大模型来看,人工智能已经触达了大家生活的很多方面,比如ChatGPT问答、政务数据处理、图像数据智能化等等。今年我认为是人工智能真正从工业走向人类生活的元年,并在之后几年更大程度改善人类生活。
李宇:2023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。疫情三年掏空了政府,房地产不断暴雷,顺络电子的发展非常依赖于经济的繁荣,因为衣食住行是第一位,大家没钱时不会购入新的东西。在这样情况下,我们需要做的是迎合变化。比如找到了新能源汽车、大数据中心、光伏、5G的来临,所以我看到更多的是危与机并重。
徐明:由衷感谢大家的掌声!可能因为满世界跑,我在跨文化方面思考得较多,有危之处必有机,危机是一对孪生,是相伴而生的。我想分享一个真实案例,我们有一个阿根廷的代理商40多年每一次危机都能获得更强大的增长,总能将危机变为机遇。我想要告诉今天到场的所有企业家们,你与你们的团队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、认知、视野。人与人本质的差别来自于认知差异,如果认为危机真的无法逾越,那将会很危险。不可否认的是,全球如此多的金融危机、债务危机,危机最终的balance是0。即有多少赢家,就有多少输家;有多少输家,就会有多少赢家。因为财富不会无缘无故消失,所以你为何不能成为那个赢家?同时,你要拥有全球化的视野,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,知道机会在哪里。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二、李宇:我们要做自己的创新
陈浩:徐总提到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,有时企业是需要通过大量创新手段来准备的,例如技术、产品、管理、模式等各个方面。我想问一下顺络电子李总,作为华为核心的器件供应商,在技术创新上做了哪些突破,并给中国企业提一点建议,怎么能够更好地做好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?
深圳顺络电子副总裁、联合创始人 李宇
李宇:首先我们的组织要向华为靠拢,我们都能说出一些“华为语言”,例如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等等。其次,顺络电子成立了23年,我们从来没有骄傲过,永远保持谦逊的态度,这是赢得与客户合作的契机。第三,态度对了,能力也要跟上。所以我们公司非常重视研发,顺络共有7000多人,研发团队大约有1200多人,且公司创始人都是研发出身。带着研发思维做销售,能够懂得客户需求,我们希望能够与客户共同开发产品,产品将更有竞争力。从2015年开始,我们提出要做自己的创新,要有自己的思维,不断储备人才,多与华为等优秀企业做技术交流。
透露一个真实数据,在疫情的两三年,顺络电子还在不断扩产,明后年我们的厂房面积将增加几十万平方。看到华为国产技术方面的进步,也给顺络带来了更多的机会。
三、陈振杰:创造阶段,AI正在带来变化
陈浩:李总说要与优秀者同行,技术产品创新一定要贴近客户,顺应需求进行开发。那么,产品出来后,就要进行制造,最近智能制造是非常火热的话题,随着AI的平民化、大众化,那么想请问极视角陈总,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先企业,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对智能制造带来什么新的变化?
极视角科技创始人 陈振杰
陈振杰:这个变化其实已经在发生。以前大家可能知道人工智能企业的应用场景主要在公共安全领域,但从这两年开始,从我们自己的业务形态来看,主要的业务增量主要来源偏工业制造类行业,也是这类的增量维持了我们这两年在疫情期间60%-80%的平均成长速度。
那么为什么工业制造领域中,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有大幅度提升?其实是技术的一步步升级,实体产业数字化在不断提升。过去几年AI技术更多应用于监管领域,在工业的非生产环节提供监管,比如安全类生产监管,危险物品、操作工序识别。但这两年逐渐迈到了生产台阶,在生产过程中更多地应用到了AI技术来做自动化。整个迈进的过程与工业生产的微笑曲线比较相似,从过去监管类这些低附加值的,到生产环节通过AI、自动化方式提高产能,包括实现AI进行残次品检测。特斯拉正在研究人形机器人,它的好处在于基本功能与人一样,大家也知道特斯拉在业内是“价格杀手“,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,预期在未来三五年,可能实现纯自动化设备无法实现的操作。这是制造环节的变化。
而今年更多的可能是在创造环节的变化。在设计环节,能够通过AI立马生成所有的标签或包装,人所做的只需要筛选。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会反过来影响许多我们过去的固有认知。比如在医药领域,过去我们需要人工筛选有效药品的异构体,但现在能通过AI快速有效推演出有效专利药品的替代品。
所以在创造阶段,AI技术在带来变化。这种变化有点类似互联网带来的改变,互联网没有之前,我们无法想象信息的传递可以没有成本,无法想象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绝大部分工作。AI也是一样,它已经明确是一个新的工业革命,未来会对社会各个领域发生质的变化。但如何用好这个武器?如何尽快融入、适应生产流程,并创造?这些都是企业下个阶段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。当已经有大量AI方式代替工作时,我们还是用人工的方式去做,那么在效能、创造的可能性上都会落后。从最开始的监管、制造、创造,每一环节随着AI技术的提升都在不断演变与提升。所以我认为,5年周期AI会深入各个产业,能否抓住这个机会,对企业的变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。
四、徐明: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人
陈浩:AI是一场革命,对开发、制造都会产生革命性影响,所以我们应当尽早抓住机会进行变革。产品开发出来后需要卖出去,这里想要请教徐总一个问题,三一以我为主,从原来代理商模式转向直销模式,是非常困难事情,在这个过程中三一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又是如何解决的?
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、海外经营总部总监 徐明
徐明:事实上最大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。把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地方,做正确的事情。
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,叫做传播中国。做外交官时,也是一种销售,销售的是国家形象,是无形的。后来做了十年的大学老师,继续传播中国,教外国学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。20年前我的研究方向是如何看待今日中国,以及如何预见2030年的中国。非常自豪的是,2030年的中国正在沿着我当初研究的思路发展。我的学生说,从来没有听见别人如此介绍过中国,然而又觉得你说得那么在理。从2011年开始加入三一,继续传播中国,传播中国具有世界品质的产品,三一制造。而这一系列的传播最终落脚点是中国制造——具有世界品质的产品,这是有形的,是能够给客户带来实在的、有价值的东西。
做销售就是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,带着正确的产品,去到了正确的地方,交给了正确的客户,这是销售的一个完整闭环。那么基础是什么?是正确的人。找对人,这个人要认同你的文化、与你同频共振,讲同一个语言,能够快速落地你的集团战略。所以最关键的是人。以我为主,一把手必须是我的人,因为能够快速理解并贯彻战略,销售与服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本地化,还是正确的人。文化的认同,能够往同一个方向使力气,管理的精髓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身上的潜能和善意,要用有效的手段,让他看到自己价值的提升。要知道人才在哪里,通过猎头去寻找,让正确的人来组建团队,同时还要有能力留住这些真正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人才。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复杂,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正确的人并能有效地留住这些人才。
五、Joseph Smith:要用好管理咨询公司
陈浩:核心还是人的问题。所以优秀的企业成功背后的逻辑是相似的。激发员工身上的潜能和善意,那么这个背后需要管理上的一些创新,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想要问一下Joseph,作为华为最早受邀参与华为变革的项目核心负责人,相比 20 年前,你认为中国企业在管理变革当中的创新有怎样的改变?以及驱动中国企业成果重要的管理要素是什么?
百思特集团副总裁、IBM驻华为全球变革第一任项目经理
前华为全球业务变革副总裁Joseph Smith
Joseph Smith:我与华为在管理变革转型方面合作了24年时间,我认为员工肯定是华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。除此之外作为一家中国公司,华为一直有非常独特的一点,就是他们同咨询顾问合作了20余年,因此他们一直在不同的地方寻找新想法,而且都抱着开放的心态。
陈浩:所以在当今环境下,所有嘉宾都谈到了危与机是一体的,企业只有通过持续变革,变革是一个不变的事情,以不变应万变,才能取得持续的、健康的成长。再次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分享,谢谢各位!